第49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而去。

    冬天的太阳升得迟,天已完全白了,姗姗来迟的太阳还没有从东边的山上爬出。太阳虽然还未出来,但东面的天边已是霞光万道,那霞光是金橙色的,望上去,并不刺眼,反而给人一种温暖、舒畅的感觉,让人愉悦。

    雷晓飞三人站在食店门前,顶着并不算凛冽的寒风,享受着冬阳带来的温暖。霞光照耀在三人身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让这老、中、青三人的风格更加突出显见,老的慈祥,中年的严谨,年轻的朝气。

    雷晓飞来到异世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日出,他目不转睛地盯住东方的天边。古时的天空因为没有污染而显得纯净,灰的雾,白的云,金的光,蓝的天,大家河水不犯井水地处在自己的领域、自己的高度,层次分明。不像前世污染过的天空,一片灰朦,分不出哪是天哪是云哪是雾。

    一会儿,霞光开始刺眼了,这是日出的先兆,雷晓飞咪了咪眼,更聚精会神地目不转睛注视。再一会,太阳就像顽皮的小孩,从躲藏的山后跳出来。这一刻,雷晓飞看得清清楚楚,真是跳出来,就好像从山中跳中上天空一样。

    初升的冬阳也是金橙色,不是很刺眼,只是格外的明亮,让人感到激情,感到朝气。这时,雷晓飞脑中蹦出一句前世的话,正适合他现在的心情,他脱口而出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胡医师和林先生听到雷晓飞这没头没脑的话,先是感觉很平常,咀嚼后,又感到很有哲理,再回味一下,更感到话有玄机,他们吃惊地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雷小哥真是不简单,随便的一句话就让人回味无穷。

    还远未到吃早饭的时间,街坊邻里已陆续前来,带着兴奋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听董事会的公告和等待分配任务。

    雷晓飞索性去准备早餐,他还有个想法就是改变这里众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让这里的人像前世一样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工作、饮食和休息时间。

    林采微也过来了,当她看到林先生还在时,惊讶地问道:“爸爸,您今天不用去学堂了?”

    林先生说:“我托高大哥顺道跟东家打个招呼,迟些回学堂。我要见证这里的历史性的一刻。”

    林先生说完,拉住林采微走进雅室,让她利用众人吃早餐的空档,把几人昨晚通宵拟定的章程、表格撰写抄正。

    众人吃过早餐,静静地坐在食店的大厅里,等待历史性的时刻到来。

    林先生、胡医师和雷晓飞终于的人们的翘首以待中,微笑着从雅室走出来。众人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过后,雷晓飞说:“昨晚,我们董事会几人连夜订出了‘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架构和工值明细,现在请董事长林先生宣读‘合作社’的章程。”

    众人又报以热烈的掌声,林先生宣读合作社的领导层分工、职能、薪金和合作社的制度。接着,胡医师公布了各类劳作的工值和工钱的结算方式。“合作社”的结算方式也是雷晓飞从前世借鉴过来的,每月一结,但如果确有急用时,可以预支。两人说完后,把林采微刚撰写好的工值表、架构图和章程等等张贴了出来,让大家过目。

    众人识字有限,林先生父女和胡医师、雷晓飞逐一详细地为众人说明、解释,并征求意见。街坊邻里了解各项明细后,全无异议,一致通过。

    第57章 新的开始

    直至此刻,“合作社”才算正式成立,雷晓飞等几位辛苦了一通宵的人,终于松了一口气,面露笑容。事情比意料中还要顺利,只因街坊们太渴求新的生活了,听了雷晓飞描绘的蓝图后,大家铆足劲,准备大干一场,早日过上富足的日子。

    林先生兴奋地大声宣布:“各位街坊邻里,现在我宣布,‘深发展合作社’正式成立,我们‘合作社’的宗旨是为了让在座的人都过上富足的生活,鸣炮。”

    雷晓飞把手中的鞭炮点燃。

    振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的欢呼声,如潮不断的鼓掌声,像要把食店的棚顶抛开。包括早有思想准备的雷晓飞在内,人人都兴奋得满脸通红。上年岁的老人,如雷婶等还激动得不停抹泪。此刻开始,这里揭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深谋远虑的雷晓飞也始料不到,此举对他以后个人的发展、对大华帝国的崛起都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在众人摩拳擦掌的期待中,雷晓飞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分工。

    孙伯和张天牛两人的任务是负责捕鱼,合作社会按比市场价低的价钱向他俩收购捕到的鱼。因为捕到的鱼不用自己去卖,又不怕销路,所以就算价钱低一点,也有便宜。孙伯还要去联系捉鱼的同行,向他们收购在市场上卖不出去的鱼,收购价钱也要比市场价低。

    洪彪这个超级劳力放在食店是一种浪费,雷晓飞就安排他去干体力活,这样既能提高工程的进度,也能发挥洪彪的特长,让他多赚些钱。洪彪接到任务是砍竹,因为搭建客栈和猪舍都需要大量的竹子,砍下的竹子还要晒干了以后才能用,所以竹子要提前砍。剩余劳力中的王木匠与洪彪搭档,洪彪砍下来的竹子由王木匠负责削,同时,把嫩竹破开并削好晒干,准备用来夹葵叶。

    其它的剩余劳力就去挖塘。挖塘的工值是按土方算,你什么时候去挖、挖到什么时候都行,只要每天完工时,让林采微记下土方就行。

    妇女的任务是割准备用来搭棚的葵叶,也是按件算。

    分工下去后,众人就散去,回家拿工具去上工。雷晓飞带着洪彪和张铁匠等剩余劳力,去观察和划定小塘的挖掘。

    低洼地共有两处,大的有近二十亩,小的有近二亩,像两个一大一小的锅,刚好符合雷晓飞挖大小塘的设想,低洼地估计最低处比水平面低一米多,所以只要把低洼地边缘的泥土挖出,叠成一道堤坝就成塘,靠后山的那边就不用挖,修一修就能成堤坝。

    雷晓飞估算了一下,约要挖一千五百多个立方米的土左右,如果按常人每日可以挖五个土方计算,那总工程就是三百多个工作日/人次,这里能挖土的青壮包括自己在内一共才七人,其中只有洪彪能全日开工,剩下六人是剩余劳力,只能算半个劳力,这样计下来,就需要二个半月左右才能完工,刚好赶得住春季的到来。

    雷晓飞先划出小塘的范围,告诉众人应如何挖土、如何垒堤坝,然后,自己挥锄试了试泥土的硬度,果如他所料,泥土不硬不沾,正是挖掘的好时机。他又让众人按平常的力度挖给他看,他要度身订造一些称手的工具,让众人既可以省力,又能加快功效。

    观察完后,雷晓飞就拉张铁匠回去制工具了。

    用了一天的时间,雷晓飞和张铁匠把工具制好,发放到各人的手上。洪彪用的工具,当然是特大号的啦。

    众人因为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每天都干到天黑下来看不到为止,连林先生和胡医师在空余时间也要来挖土,雷晓飞连劝带拖才把他们弄到割葵叶的行列。

    雷晓飞自己加入挖土的行列,带着剩下的四个剩余劳力埋头苦干。虽然五人只是兼职,不能全日挖土,但因为人人劳动热情高涨,工具又称手,挖掘进度也不慢,只用了五天,小塘已基本成型。

    小塘成型后,雷晓飞让四个剩余劳力转战大塘,同时,调回洪彪,让他推公众磨粉的那个大石辗子压堤坝,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