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孩童失笑出声,他们都是年龄较大的那批,这方阿七的回答简直是当着和尚的面骂秃驴啊!看来他脑袋有点问题。

    玄苦皱了皱眉,脸色略黑地道:“以后不要再用俗家姓名,你的法号是‘真慧’,入杂役院。”

    轻微的吸气声从几个年长懂事的孩子口中传出,他们的表情告诉孟奇,这杂役院似乎不是什么好去处。

    “方阿七就是真慧,真慧就是方阿七……”已经是“真慧”的方阿七低声诵念着。

    玄苦目光移开,投向了某个相对年长的孩子:“俗家姓名为何?为什么入我少林?”

    这孩童应该有十三四岁了,表情略紧张,可还是流畅地回答道:“回禀大师,弟子姓刘名治,因家人慕佛法,崇武道,而被送到少林。”

    他们是经过挑选之后的孩子,根骨都算不错。

    玄苦微微点头:“还算坦白,若你只言慕佛法,那就要让你去杂役院了,今日起,你法号‘真德’,入‘武僧院’。”

    “谢玄苦师叔。”真德双手合十道。

    按照他知道的情况,一旦有了法号,根据“心空无玄真,清净智慧深”的排序,自己在有正式师父前,也可以直接称呼玄苦为师叔。

    玄苦没为他的小聪明点头,直接越过了他,开始询问别的孩童。

    真德内心一凝,看来玄苦师叔正如传闻里那样,为人极其方正,不能靠阿谀奉承打动。

    对玄苦的询问,孟奇最初完全是抱着看热闹的悠闲心态,可突然之间,他的表情就凝固了。

    “我叫什么?”

    “这具身体叫什么?”

    孟奇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却始终想不起这具身体的姓名,他连一点记忆都没有继承!

    “总不可能直接说孟奇吧,玄藏还在看着呢!”

    “他肯定知道这具身体的来历和姓名!”

    “得想个办法唬弄过去!”

    在好像很严格很严肃的玄苦面前,孟奇不敢多言,不敢悄悄去套玄藏的话,不敢装失忆,只能默默思索着别的办法,免得暴露了自己穿越的事实,这里似乎有真的罗汉!

    “俗家姓名为何?为什么入我少林?”孟奇还未来得及想出好主意,玄苦就已经手握戒尺站到了他的面前。

    孟奇张了张嘴,忽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既入少林,俗名已忘。”

    回答之后,孟奇暗暗为自己鼓掌,真是太机智太贴切佛法真意了!

    玄苦仔细地看着孟奇,手中戒尺轻轻晃动了两下,没再追问后一个问题的答案,直接严厉地道:“机心太重,入杂役院,法号‘真定’。”

    第二章 空门

    孟奇的暗喜被打断,得意转为羞恼,而真德等小沙弥望过来的目光又惊讶又鄙视,颇有小学生要与坏同学划清界限的意味,唯有真慧“方阿七”目光呆呆地看着前面的金身佛像,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下意识之中,孟奇半转头,看向旁边的玄藏,他会不会看出了什么端倪?

    对他来说,羞恼、沮丧是小事,暴露了自己借尸还魂的事实才是天大的问题!

    玄藏依然满脸苦色,眼含颓丧,感受到孟奇的目光后,轻轻摇了摇头:“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以玄苦师弟之决为准。”

    他并未暗示,直接说了出来。

    呃,他以为我看他是在向他求情……孟奇内心悄然松了口气,明白自己过了这关,除非遗弃这具身体的父母、马脸大叔等找来,否则应该不会被看穿了,若是再过个十年八载,那就更加没人怀疑了,童年时的记忆本就容易遗忘。

    比起这个,打入杂役院只是一件小事!

    歪打正着的孟奇努力让自己的表情像真慧那样呆滞,免得被玄藏看穿自己其实没那么沮丧和伤心。

    宽面大耳的玄苦一一询问完剩下的孩童后,加孟奇、真慧一起,共有六人入杂役院,其余则归属武僧院。

    他右手的戒尺轻轻敲着自己的左掌心:“随我去杂物院剃度,领僧袍佛经等事物,日后好生刻苦,未尝没有入菩提、达摩两院修习高深佛经、武功的机会。”

    这里也有达摩?孟奇愣了一下,但玄苦没给他思索的时间,直截了当地穿过孩童们,往殿外走去。

    周围皆是陌生人,孟奇不敢多问,紧跟在玄苦和玄藏两位黄衣僧人背后,拐入了附近的一处院落。

    “你们不算正式入门,只需拜过佛祖,剃度留名。”玄苦指着小佛堂内的蒲团道。

    “是,玄苦师叔。”孩童们都随着真德回应道,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跪在蒲团上,向上方的金身佛像叩头。

    等到所有孩童都拜过佛祖,玄苦双手合十,宝相庄严地对佛像行礼,口诵“南无阿弥陀佛”,接着,他走到了一位孩童面前,将右手轻抚于他的头顶。

    这孩童乌黑的长发立生变化,以孟奇肉眼可见的速度根根转为枯黄,落叶般飘零于地,不到两个呼吸的时间,这孩童就成为了真正的小沙弥。

    “烦恼落尽,红尘远离。”玄苦庄严地说了一句,醇厚的嗓音在清净的佛堂内回荡。

    “这是什么武功?太神奇了!”孟奇又惊愕又兴奋,自己以后有机会学到此等武功吗?

    玄苦挨个走到孩童面前,将他们的头发除去,口中始终说着同样的话语。

    轮到孟奇之时,他低下头,默念起佛祖道祖之名,哀悼着即将与自己告别的头发。

    厚实宽大的手掌轻抚了一下孟奇的头顶,一根根枯发在他眼前飘落,这让他悲从中来,差点难以自抑,自己可是爱死了红尘,从未想过出家为僧的。

    “烦恼落尽,红尘远离。”

    玄苦的声音宛如突然敲响的磬钟,震得孟奇浑身一颤,心灵澄净。

    可玄苦离开,澄净消失之后,孟奇的信念依然坚定,将来一定要还俗!

    拜佛,剃度,留名僧碟之后,玄苦让几个灰衣僧人带这帮孩童去后院领了各自的事物——两套灰色僧袍,两双鞋袜,《少林戒律》,《早课十二小咒》等。

    “等你们在‘讲经院’习了字,就可以背诵本寺戒律和早课小咒了,在此之前,我先大概地讲一讲本寺主要戒律,一,不得欺师灭祖,二,不得允许,不能偷学武功,三,不得杀生,四,不得饮酒,五,禁荤辛,六,不得破色戒……”玄苦将需要遵守的主要戒律反复讲了几遍,末了严肃地道:“违反之人,轻则责骂,重者废除武功,逐出本寺。”

    他只提了其中两个处罚,分别是最轻和最重的,其余还有罚做苦力、抄经、杖责、面壁等。

    交代完这些事情后,他和玄藏带着这帮小沙弥离开了“杂物院”。

    “本寺之中,着灰色僧袍者为一般僧众,着黄色僧袍者是各院执事僧,着黄色僧袍披红色袈裟者是方丈、各院首座和长老……”一路之上,玄苦毫不放松地给小沙弥们灌输着“寺内常识”,直到真德等人进了“武僧院”,他才重新变得沉默。

    一行人越走越偏,黄墙内外,皆绿树掩映,少见佛殿,过了好一会儿,孟奇才看到一处斑驳陈旧的院落。

    “哎呀,玄苦师弟,玄藏师兄,你们来得这么早?”门口一胖大僧人笑嘻嘻迎了上来,同样一袭黄衣,但衣领斜开,肚子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