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民。”

    刘彦本身并不喜欢被称呼大王,总是让他感觉自己像是土匪路霸似得。对了,他穿越之后其实是听不懂这个时代的语言,幸亏是系统附赠了一套翻译系统,结果是他能够听得懂和能说所有的语言。

    中华大地的语言从来都不固定,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官话,然后一地有一地的方言,大多数的方言被称呼为古汉语。现代的普通话(国语)其实是满清统治时期沉淀下来的北京腔。

    “很好。”刘彦觉得时间紧急,也就长话短说:“按照事先的安排,你带着他们先启程。”

    他们所在的地方叫东莞郡(可不是广东,位于现代莒“jǔ”县),之前先后在东海郡、琅琊郡、等等地方活动过,自然是趁后赵动乱抓紧时间收拢流民用以增加人口。

    刘彦是知道石虎攻打前凉和东晋都不顺,将火气发泄在国内晋人身上,导致大批晋人南下逃亡,才带着人出来溜达。他这一溜达发现哪里都在乱,心里一想“这大有可为啊!”,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地乱溜达。

    前前后后,刘彦已经带人收拢了六七万的流民,不过能安全送回多少心里极度没谱,大概就是一种广撒渔网的心态。

    “大王!您已经离开部族那么久,应该回去了。”田朔其实并不知道刘彦的落脚地在哪,他是晋人嘛,心态比较独特,特别是知道刘彦没有子嗣又没有长辈之后,时时刻刻都在劝:“不然,恐防不测啊!”

    说起来,要是刘彦真的是匈奴人,离开部落那么久,权力极有可能为人所夺。或者说,他如果没有“金手指”支撑,也许也不会那么放心地出来。

    “是该回去了。”刘彦城府还没有那么深,露出了既是怀念又是担忧的表情:“也不知道发展得怎么样了啊!”

    田朔可是想岔了,以为刘彦担心部族内部不稳,赶忙又继续劝,又说:“大王有什么地方能够用得上小人,您尽管吩咐!”

    刘彦也没有多想,他说:“是有用得上你的地方。”

    田朔本来是一脸的期待,后面听刘彦说完却是很失望。

    刘彦只是让田朔一路照顾收拢来的流民,其余压根就没有安排,更没有田朔自己想的那样,委以重任什么的。

    “咱们之后能混到什么地步,就看这一次能够获得多少人口了。所以,很重要的啊!”

    “是,大王!小人一定竭尽全力!”

    第3章 漫长归途

    “严风吹霜海草凋……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彦在高歌,那一句“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更是一再重复,唱得听得懂的人听来满脸子的怪异。

    胡人念“胡无人,汉道昌”,没有比这个更加让晋人觉得意外,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理解错了什么。

    歌不是歌,是诗,来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胡无人》,大概是刘彦少有的几首能够记得那么清楚的诗。

    田朔一直试图搞明白刘彦是个什么样的人,亦是想要搞明白汉部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他从那些身穿猩红战袍的将士嘴巴里得不出什么答案,倒是从一些同样为晋人出身的人那里得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那些追随刘彦比较久的晋人如此告诉田朔,刘彦一直自称汉人,谁也不敢问是匈奴的汉还是汉人的汉,只知道刘彦这一股势力出现得较为突兀,从战备和日常食物来看绝对称得上富庶,可谁也搞不明白部族有多少人,又是主要在哪里活动,但那些士兵真的是一个个悍不畏死。

    当今天下乱得可以,如果从司马氏灭亡东吴开始算起,建立不过是37年的西晋在匈奴人的攻伐之下亡国,怀帝和愍帝也是双双被俘。

    匈奴人建立汉国(后改为赵),曾经为匈奴人奴隶的羯族人灭掉了汉(前赵)建立后赵。后赵的建立并没有结束乱局,甚至是人口总数不过几十万的羯族人成了中原霸主,更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羯族人不但是一个食人族,他们还是一个首个在中原大地建立阶级的种族。根据后赵皇帝的规定,羯族人为第一等,氐族人、匈奴人等等的胡人为第二等,野兽为第三等,境内晋人第四等。野兽比晋人的等级还高并不是开玩笑,因为后赵皇帝针对晋人颁布了“禁猎令”,规定晋人不能伤害野生动物。

    那该是多么悲惨的一个年代啊?晋人竟然连野兽都不如了!

    数十万的羯族人统治整个中原,中原各处满满充斥着胡人,实际上整个中原的胡人到底有多少,估计是谁也说不上来。总的来说,生活在中原大地的胡人该是在200万到250万之间,生活在中原大地的晋人该是与之差不多?

    广袤的地界上只是生活四五百万人,以历朝历代的习惯又是大部分集中生活城池之内,可以想象应该是荒芜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山寂寂,水殇殇。纵横奔突显锋芒。”

    前面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却是被刘彦给隐掉了。

    稍微识字的晋人,听到刘彦一路高歌无不是有点如痴如醉的模样。

    说起来啊,华夏民族其实可以说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人或许无法名留青史,可是有好诗却是能够传承万世。从上古先秦时期的《诗经》起,到两汉的“赋”,隋唐的“诗”,两宋的“词”,它们陪伴着多少波澜壮阔和金戈铁马,尽展盛世和流年。

    荒野,到处都是荒野,一片片比人高的草丛,一处处的荒无人烟,偶尔还能路过可能是村庄的废墟,刘彦率领的大队人群一路向北。

    真的是尽显荒芜啊!曾经或许热闹和繁华的城池,它们现在显得残破不堪,只有极少极少的城池里面还有居民,不过肯定是以胡人居多,现在的晋人无不是忙着逃命。

    按理说,刘彦带着一大群人赶路,早该引起后赵的重视?事实上却是没有。要是发生在国都襄国附近或许会引起重视,可是后赵政权现在忙得很,他们忙着收拾残局,也忙着内部杀来杀去,谁有闲工夫去理会一支匈奴人趁着大乱大肆抓捕奴隶的队伍啊。

    哎呀!没有错,不止晋人以为刘彦是匈奴人,后赵的那些人也认为刘彦这股队伍是匈奴人的部落,谁让“汉”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就是代表匈奴,因此有刘汉、前汉、后汉……什么汉都有,“汉”这个招牌早就等同于匈奴了。就连氐族也建立了成汉,不过正式的称呼是仇池。

    刘彦已经意识到冒充匈奴人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他虽然内心里极度不爽,可没有到处囔囔自己不是什么匈奴人。再则,他也解释不清楚,只是郁闷堂堂“皇汉”不止是在后世变臭,怎么连东晋十六国时期也是臭不可闻啦!

    这么个特殊时期,在北方有一个胡人的身份等于是一道“保护伞”,刘彦哪怕是再郁闷再不爽也要分时期。他将郁闷和不爽发泄到了沿途的人身上,根本就不管来者是哪一个族,干得过就全部干翻,干不过就绕开。

    本来还对刘彦匈奴人身份有怀疑的人,看他那么干之后反而不怀疑了。为什么?因为晋人胆子没有那么大,只有胡人才会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