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此上,到了赵宋,华夏历朝历代累积起来的从军优越感一朝丧尽,再加上从军者要在脸上刺字,更是让人感到屈辱,甚至于有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混账说法。

    再加上赵宋与士大夫共天下,讲究以文御开,武将低了文臣一头,连岳武穆和狄青这样的擎天玉柱都容之不下,也难怪赵宋呜呼哀哉了。

    等到了大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得了天下,又想着老子可比赵家的那些败家子们英明神武,于是一拍脑袋,搞出了卫所这么个怪胎。还抱着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想法,命令匠户的后代只能做匠户,当兵的后代世袭当兵,堵死了人才流动的通道。因此上卫所也很快糜烂。

    到了后来,卫所制度也成了个笑话:兵丁大部分成了千户百户们的家奴,而且还是世袭的家奴!这当兵吃皇粮的地位江河日下,兵无战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直到了今天,崇祯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亲口宣布的喻旨,意味着自赵宋开始,被压制了六百余年的武人地位,终于要有所提升,甚至要向着强汉看齐了!

    对于武人来说,最害怕的是什么?他们不害怕死亡!他们只害怕遗忘!

    倘若如前宋一般,为国征战的大将军竟然还不如东华门唱名的状元来得荣耀,又有谁愿意为国死战?大明本来也是如此,只是如今,崇祯皇帝彻底改写了这一切!

    崇祯皇帝今天这一道圣旨,虽然白话连篇,却正是崇祯想要的。文四骈六的文章虽然词藻华丽,可是目不识丁的泥腿子和。大头兵们又有几个识字的?只有让泥腿子和大头兵都能听的明白,他们才能真正的支持自己。

    装完逼就跑的崇祯皇帝心情愉悦的回后宫潇洒去了,剩下得知消息的京营、五军督护府和白杆兵的将士们,可就炸开了锅了!

    中国人重视的是什么?其实最重视的就是香火传承。一般的家庭中,倘若有了男孩,那叫做有了香火。倘若只有女孩子而没有男孩子,那么人们说的都是这家从此断了香火。

    何谓香火?血脉传承,自己死后,有人将自己送入祖坟之中,有人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自己上香烧纸,这才叫香火!

    如今皇帝重视武人,忠烈祠一出,自己便不怕死后没了香火!纵然自己家的子孙不孝,忘了自己,可是忠烈祠中的香火,可是永远都有自己一份的!

    至于家中高堂父母也有朝廷代为供养,还有地方官府的父母官前往慰问。至于妻儿,也用不着操心!自己家祖上八百都是扁担倒了不识得那是个一字的白丁,如今自己战死,小崽子便有机会进学读书,这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至于自己,早就该死了,自己一死,能给家人换来这么好的生活,自己再活着都感觉造孽!

    人,在后世被称之为高级动物。既然还是动物,那么就肯定保留了一部分动物的习性。比如说从众性,头羊理论同样也能适用在人的身上。

    当大部分的人决定为崇祯皇帝效死的时候,就算有一部分人心里还有疑虑,也会被狂热份子带动,从容赴死。

    这样一来,满桂惊奇地发现,还是原来京营那些大爷,还是那些贪生怕死的士卒,如果却像疯了一样,一个个根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有人被建奴砍掉了一只胳膊,不退反进,用仅剩的一只手抱住建奴,狠狠地用牙咬在建奴的脖子上,争取让自己身后的同伴能吹死建奴,而对于砍到自己身上的刀枪剑伤,根本就是不管不顾,完全就是以命换命的打法。

    而对于指挥攻城的豪格来说,这种突然发生的变化就郁闷了。

    城头上的明军一个个如同疯了一般,突然间变得悍不畏死。不时伤重的明军抱着建奴从城头上跳下来!

    倘若明军都如眼前的这些人一样,别说攻打蛮子的京师了,自己等人还能安然退回辽东么?

    若真是军队中人个个如此,就算是退回辽东,还能守的住辽东吗?那些该死的。明军,怎么突然一个个像换了个人一样?难怪喊一声为陛下效列,真就有那么大的威力?能令人脱胎换骨?

    不信邪的豪格干脆把最后的预备兵力也分出来一千人,派去督战攻城,自己则躺着皇太极帐中而去。

    要知道从攻城到现在,豪格带来的一万汉军八旗就已经拼得差不多了。女真八旗的五千精兵,已经是自己手里最后的核心力量,若是再拼光了,人口本来就不多的大金国,纵然不能说是元气大伤,也堪称是伤筋动骨了!

    第024章 崇祯借钱

    装完逼就跑的崇祯原本打算回后宫找田贵妃去“放松放松”,毕竟自己这一身金甲的装扮很是威风,不去显摆不番,岂不亏得慌。

    但是当崇祯皇帝到了后宫的时候,却突然想起一件大事儿来。本来想着直接前往御书房召群臣商议,后来想了想,干脆又拐弯去了皇后宫中。至于其他的,干脆等到明天再说,也好给众位大臣一个惊喜。

    当天启七年十月初十的大朝会召开了之后,大明的文武百官继崇祯皇帝那比泼妇还泼妇的骂街之后,又一次刷新了他们对于崇祯皇帝底线的认知,也让众大臣重新开始估算崇祯皇帝的脸皮厚度。

    照例的一番废话及崇祯强硬地宣布了新的卫所及阵亡将士的抚恤制度后,崇祯便对户部尚书郭允厚道“郭爱卿,国库现有存银多少?粮草几何?若刚才朕之旨意先在京城完全执行,又需多少银两?”

    郭允百出班奏道:“启奏陛下,户部存银现有不足五百万两,若完成陛下旨意,所需银两,至少要九百万两白银。粮草已经调京师附近存粮入京,足够一年之所用。纵然建奴围城,战场上消耗过大,估计足以支撑十余个月。”

    崇祯皇帝默然不语,底下群臣当即就炸开锅了,群臣几乎都忘了君前失仪这回事儿,纷纷交头接耳,走到有御史喝道:“肃静!”,群臣方才安静下来。

    内阁首辅温体仁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如今建奴围城,不知何时才会退去,可诏各地兵马进京勤王,使建奴早退。唯忠烈祠修建一事可暂缓。”

    户部尚书郭允厚再次出班奏道:“陛下,首辅所言极是。何不暂缓忠烈祠之修建?可等来年春税收上来后再行修建,亦为时不晚。”

    听到前面的大佬已经发言,后边群臣顿时开始各种附议,皆是劝崇祯皇帝暂缓修建忠烈祠,等明年春税收上来再说。

    崇祯皇帝继续学习后世的那些小鲜肉,面无表情。只是心中冷笑:“难怪后世有人说是消灭了阉党才是大明亡国的真正开端。就这些大臣,不把大明朝给玩死才怪了!不修忠烈祠?那谁上城墙上替朕卖命!?”

    崇祯咳了咳嗓子,待众大臣都安静下来后道:“众位爱卿言之有理。不过如今建奴围城,若是突然停了这忠烈祠的修建,恐怕会寒了众将士的心呐。到时,谁替朕去守这偌大个北京城?是你们内阁去?还是你们六部去?或者你们御史言官们去?”

    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崔呈秀以及户部尚书郭允厚默然。其实众人都知道若是寒了这些将士的心,只怕。建奴还没能打进城来,自己这些人要先被这些大头兵们给乱刀砍死了!剩下的大臣,大部分都在心中暗骂崇祯:还不是你个小皇帝搞出来的事情?这祠你愿意修就修,反正花的是你的钱!

    崇祯见群臣不语,便主动开口道:“如今堪称国难之时。朕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