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5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求民族的发展大计!”林晧然先是进行纠正,而后便提出自己的政治构想道。

    依法治国早已经得到了后世的验证,尽管免不得有人为总统的位置而明争暗斗,但却没有人想过要改朝换代。

    特别是在即将来临的全球化大浪潮中,稳定发展高于一切,而华夏将能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优越性称霸全球几百年。

    百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便是一本正经地询问道:“林大傅,那你打算如何打造法制国家呢?”

    “臣准备了两套方案,至于执行哪一套,却是取决于皇上!”林晧然迎着百历的目光,十分郑重地回应道。

    百历知道林晧然是要看自己的选择,便是苦涩地询问道:“林大傅,你直接说一说,要朕怎么做吧?”

    “咱们华夏实行人治已经数千年之久,而法制的观念恐怕很多人一时接受不了,所以我计划废帝设女王位,此位可由百安公主担任!”林晧然不再隐瞒,便是抛出自己的方案道。

    尽管他很希望一步到位打造一个法制国家,但过于强硬的手段有可能遭到强烈反弹,故而决定采用女王来过渡。

    一旦设立女王,既让废帝成为事实,又能让百姓在精神上有一个寄托,更是断了一直以来的皇位世袭,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这个事情需要百历的配合,让他现在便诏告天下废掉皇位,转而设立象征皇权的一个女王位。

    百历长叹一声,却是苦涩地说道:“如此一来,朱家的江山便算是断送在朕手里了!”

    “太祖从蒙古人手里夺回汉人江山,这是十分可敬的功绩!只是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若是华夏现在不推行法治,那么将来咱们华夏必定还会遭到西方列强的欺凌。臣希望皇上能摒弃一家一姓之天下的狭隘思想,亲自将皇位还于万民,成为再造华夏的功臣!”林晧然体会到百历的心情,但还是苦口婆心地劝道。

    尽管他现在可以扫除一切阻碍,在华夏强势推行法治。但如果能得到百历的支持,那么便会占着大义的名分,到时的阻力会小上很多。

    百历心里颇不是滋味,但还是很认可地点了点头地道:“朕应允于你,但朕不愿我姐姐如朕这般受限于皇宫,所以女王的人选还请另觅他人!”

    第2418章 受天世运之倒行逆施

    皇宫高耸的红色高墙宛如将京城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关于国家走向的讨论,另一个亦是关于国家走向的讨论。

    只是这个国家真正拥有决策权的人从来并不是京城那些口若悬河的读书人或好事者,而是执掌这个王朝十几年的首辅林晧然,还有拥有无上地位的百历皇帝朱翊钧。

    不管京城的舆论风向如何,在他们纷纷各抒己见的时候,林晧然和百历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正在规划着华夏的最终走向。

    树欲静,风不止。

    深秋的京透着一股凉意,枯黄的叶子纷纷飘满在青砖街道上,一些人家传出透着忧愁和孤独的琴声。

    正当京城的百姓还在等待着朝廷的举措之时,结果一个快骑从西边撞进京城,带来了一则震惊朝野的军情。

    “什么?顺王造反了?”

    “不是造反,顺王是打着靖难的名义起兵!”

    “呵呵……这不就是抄袭成祖当年的做法吗?跟造反有什么两样?”

    ……

    在得知顺王朱翊钧造反的消息后,整个京城当即变得人心惶惶,亦是十分清楚顺王朱翊钧的真实意图。

    当年成祖朱棣从北平杀到南京,虽然同样打着靖难的名义,但到了南京城却是从自己侄子手里夺了皇位。

    而今顺王朱翊钧打着靖难的名义从山西要杀过来,自然不可能真的是为了所谓的救驾,而是效仿成祖夺取天下。

    正是如此,不管顺王打着什么样的口号,实则都是为着夺取天下而来,是要打破现在的国泰民安。

    “顺王为一己私念,竟要兴兵事,当真可恶!”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徐学士言帝王皆贼非虚也!”

    “顺王乃华夏之罪人,纵是我李某人身死,亦不会让此等恶贼得逞!”

    ……

    现在的民众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故而十分痛恨顺王朱翊钧的兴兵之举,很多人更是表现出一副为民族大义而献躯的决心。

    不管是普通的百姓,还是有着更先进观念的读书人,他们都越来越向往着“万世共宰”的理想社会。

    正是如此,在顺王朱翊钧造反的消息传来后,他们都是纷纷坚定地谴责着顺王的兴兵之举,希望朝廷尽快平叛。

    至于拥护顺王朱翊钧,这个念头压根不存在!

    当然,虽然主流声音强烈谴责顺王朱翊钧的兴兵之举,但免不得有人想要效仿在朱棣靖难时期进行政治投机的前辈。

    尽管有方孝孺这种宁死不屈的忠臣,但亦不乏主动抱朱棣大腿的官员,最为传奇的则是四朝首辅杨荣。

    杨荣原本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时任翰林院小小的正七品编修。在南京城被曹国公李景隆等人打开后,他则是主动拦住想要进城的燕王朱棣,对着朱棣进行提醒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正是这个提醒,让朱棣能够继续扛着清君侧的大旗,进而在建文帝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便顺着名分坐上皇位。

    成祖时期靖难的另一位赢家则是定国公徐增寿。他先是替燕王朱棣的谋反打掩护,接着屡次向朱棣密告南京城中部署,最终得到了世袭罔替的定国公爵位。

    从成祖的靖难中可知:现在顺王效仿成祖靖难,一旦他们现在给顺王提供帮助,那么将来的回报不可估量。

    有鉴于此,京城的官场显得暗流涌动,一些官员准备将宝押到顺王朱翊钧的身上,从而换得超额回报。

    在向顺王投诚的人员中,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作为林党重要成员的礼部右侍郎何国亮竟然给顺王送去了投名状。

    除此之外,最为活跃的群体当属勋贵集团。

    自林晧然当政以来,虽然没有明令废除勋贵的世袭权,但剥夺了勋贵集团的特权,更是让他们在军队中逐渐边缘化。

    以前的勋贵集团不仅继承爵位,而且在军中还能担任要职,像建文时期的曹国公李景隆被任命大军主帅便可见一斑。

    只是现在的勋贵想要在军中担任要职,那么就要跟其他平民出身的将领竞争,一切职务都以个人的军事才能为衡量标准。

    让从小便养尊处优的他们跟平民中的佼佼者争取军职,这简直就是自讨苦吃,却是让他们屡屡败北。

    正是如此,他们都很希望推翻林晧然的“暴政”,故而通过不同的渠道向顺王朱翊钧表忠心,甚至答应若他们守城门必定为朱翊钧打开城门。

    深处中的京城,呈现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百历十二年十月初八,大吉之日。

    普通人家连动土都要查看黄历,而今关系到夺取帝王的大事,顺王的属官自然是不敢半点马虎,故而特意挑选了一个好日子。

    这确实是一个好日子,当天上午终于没有太阳,但亦是晴空万里,呈现着一种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呜……

    一个长长的号角响起,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