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的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且不必担心无人可用。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们竭力反对,但是没用,和南宋交流的窗口一直把持在平清盛手中,全日本国最大的港口在他的控制之下,南宋商船愿意来到这里,而他也愿意接纳这些逃人。

    之后第二次和第三次明军南下期间,每一次都有数量较大的南宋权贵富豪和地主士大夫阶级的读书人恐惧于明国的革命到底的政策,对于南宋能战胜明国这种事情毫无希望,于是脚底抹油,润。

    而他们的到来无疑给平清盛带来了数量更大的可用人才和完全依靠自己、忠诚度极高的拥趸,而他们联起手来敬献给平清盛的财物也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双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帮助平清盛排挤了不少和他同床异梦的人,进一步巩固了平清盛的统治根基。

    平清盛很高兴。

    但是一直以来他也有些担忧。

    尤其是在洪武八年南宋覆灭之后,他的担忧就更重了,他非常担心自己任用这些南宋逃人的消息为控制华夏大陆的明国知道。

    他很担心明国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以此为理由对他展开一些行动,从而影响他的大布局。

    他还没有完全压服反对派,还没有成功统治整个日本国,强大的明国如果在这个时候介入进来,对他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这是他一直以来都在担忧的事情。

    重用南宋逃人和高丽逃人在他看来是一招险棋,用的好就能打破僵局,用的不好,则满盘皆输。

    但是好就好在一段时间之内,日本商人从泉州带回来的消息都不是什么糟糕的消息。

    明国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日本,或者说无暇注意,明国皇帝南征北战扩张领土,对日本却并不在意,连官方使节都没有消息,似乎完全不在意日本是否愿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这让平清盛非常意外。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洪武政论》也流传到了日本来,为平清盛所知。

    南宋逃人和高丽逃人抵达日本的时候就大概说过他们逃跑的理由,革命这个词语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过,不太理解其中的内涵。

    在他看来,苏咏霖铲除旧势力的行为无限接近于铲除异己,这应该是改朝换代理所应当的行为,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只能说苏咏霖更加凶残,想要更加彻底的权势,不能容忍一丝一毫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存在。

    这种强大而狂暴的行为居然可以成功,平清盛感到很高兴,觉得自己也有成功的可能。

    他可是非常讨厌反对自己的人。

    于是他决定以苏咏霖为目标,着手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消灭更多反对自己的人,直到把反对自己的人全部消灭,让整个日本都匍匐在自己脚下顶礼膜拜。

    但是他错了,错的离谱。

    直到他亲自阅读了《洪武政论》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之后,才意识到这些南宋和高丽的家伙们为什么一定要逃到日本来才安心。

    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改朝换代,这些家伙们的生存率应该是很高的。

    只要经过城头变换大王旗式的变革之后,他们自然可以生存下来,在前朝吃香喝辣,在现在这个朝代依然可以吃香喝辣。

    但是大明不是这样的,大明的立国根基是平民百姓,立国理念是反剥削、反压迫。

    他们反对的不是对苏咏霖本人权势的反对者,而是一整个统治阶级和他们的统治理念以及统治方式。

    他们在全方位反对时代。

    作为武士出身却超越贵族和皇族一举登顶权力之巅的枭雄级人物,平清盛的文化底蕴足够让他看出这一整套毁灭封建纲常伦理继而建立全新秩序的理论到底有多可怕。

    这样看来,金国也好,夏国也好,宋国也好,明国的敌人绝对不仅仅是被明国的武力打败,明国的思想进攻同样可怕。

    以往的反叛者只是对旧秩序不满,却拿不出新秩序,渴望的是在旧秩序中取代旧人登顶秩序之巅,而不是改变秩序。

    明国是真的改变了秩序,他们砸碎了旧秩序,设置了新秩序,并且不断的使明国变得更加强大,具备更强大的军事力量。

    然后对外辐射。

    他们颠覆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在一个又一个国家内部扶持着拥有同样想法的人,通过思想连结在一起,超越了家族血脉和国别的限制,达成了全新的联合。

    这就很恐怖了。

    这也让平清盛感到恐惧。

    第1642章 “中华正统文化保护者”

    明国正在改变旧有的秩序。

    平清盛渴望权力,渴望地位,渴望登顶权力之巅,却从未想过改变这套秩序。

    他本身也是这套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之一,是武士出身的官僚家族之子,一样是统治阶级,只是地位没有皇族和贵族那么高罢了。

    他想要在既有体系中追求更高的地位,使得自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更上一层楼,满足自己的荣耀感。

    他现在做到了,平家已经是日本国内响当当的贵族豪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是还有些不长眼的家伙想要反对他罢了。

    只要给他时间,他一定可以除掉这些人。

    而苏咏霖呢?

    把天都捅破了,然后重新造了一片天。

    更让平清盛感到忧虑的是,当时,随着南宋逃人和高丽逃人的逐渐抵达,苏咏霖的《洪武政论》也在某个时间点进入了日本。

    作为明国皇帝亲自撰写的丛书,《洪武政论》在日本受到极大的重视。

    日本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对儒家文化也有相当的认同度,对于忠君体国等等理念非常追捧,大肆宣扬。

    在文化优势的感染之下,他们认为中原帝国是中华正朔,仰慕之,倾慕之,努力学习之,后来甚至喜欢到了想要把该文化据为己有的地步。

    当前状态下,他们普遍认为一位推翻异族政权重新建立汉族政权并且夺回中原的汉人开国皇帝是相当伟大的,是英雄,是豪杰,是了不得的天上人。

    他们认为苏咏霖打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非常有号召力,且广泛认为苏咏霖建立的明政权比起偏安一隅的南宋更有正统度,更值得代表中华文化。

    所以他比较担心苏咏霖的这一套说法很容易在日本获得拥趸,并且进一步产生内部不稳的势力,从而影响他的统治。

    不得不说,平清盛的担忧不是毫无道理的。

    因为苏咏霖的理论学说的确在日本上层社会的年轻一代当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其中真的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洪武政论》的认同者。

    这些认同者认为苏咏霖说的很有道理,他们认为儒家文化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颓势,需要改变,需要做出变革。

    他们出于对苏咏霖所创立的功绩的认同,进一步开始认同苏咏霖挽救时局的思想,进而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

    苏咏霖厉害就厉害在掀翻了占据中原的异族政权,恢复了汉家统治,这在儒家文化圈内是一种了不得的创举,是绝对的英雄,是曾经的正朔宋国都办不到的事情。

    所以他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