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1~3人不等的推荐指标。

    这些指标理论上掌握在茶场的歌委会手中,不过实际上王平山说了算。

    (PS: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很多公社枢机还是很民主的,要开大会让乡民选出政治觉悟最高的好同志去读大学,一言堂的蛀虫是极个别现象。)

    王平山已经老了,玩不动多少女人,他本人更倾向于收男知青一些电器。

    所以倒是便宜了他儿子:这几年里送上门来的女知青,大多是王峰睡的。

    这王峰上头有好几个姐姐,不过男丁就他一个,所以这些年来被他爹惯的。

    至于女知青,其实大多数也是淳朴并洁身自好的。但农场毕竟几百个女知青呢,每年总有个别吃不起苦或者动了歪念的,会主动送上去。

    ……

    听说王峰居然是如此禽兽之人,顾骜仅有的一丝怜悯也荡然无存了。

    本来他只是想比较温和地解决问题,让对方放姐姐走、然后他自己另外找个地方插队。

    这事儿也就算了,没必要节外生枝。

    但既然王峰在男女上这么劣迹斑斑,顾骜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很有必要戒备他狗急跳墙。

    顾骜思绪飞转,一连出了好几条主意:“姐,那我很担心你啊,今天这事儿挑明了之后,王峰会不会对你不利呢?要不你随身带一包辣椒水吧?或者回头我让爸托秦厂长弄票子、给家里买一台录音机!你偷偷藏在住的地方,如果王峰敢对你乱来,你就拿言语稳住他,然后录他的音!只要拿到了证据,你就只管逃回来,或者等我下次来探望你,哪怕报警也一定把他抓了!”

    顾敏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咬了好一会儿嘴唇,悲观地说:“录音会不会不被警察承认啊?好像很卑鄙的样子。而且到时候问口供,受害女知青肯定不会承认的——她们要是承认了自己和人那个换取上大学,肯定会被取消资格的。”

    “那你想想看,这王家父子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劣迹了?比如钱财上,有没有贪什么东西?”顾骜也是思维惯性,拿后世对付坏人的常用思路套。

    不过这个问题上他却失望了。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没多大经济问题。

    “这倒没有,哪有机会贪哦……”顾敏回答得很肯定,只是又从别的角度补充了一些:

    “最多,也就是有点投机倒把,但那也不是大罪啊——我记得年初的时候,环境刚刚开放了些,然后有个外国的什么学术访问团来过,说我们这农场的原址是非常有名的古迹,值得考察。

    为首的是个京都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日本人。那伙访问团来了之后,有一阵子王平山就开始私下里问知青们买一种几年前刚建场垦荒时挖掘到的瓷器、木器。

    我来得晚,本来没赶上垦荒那几年,不过手头也有个问别人买来喝茶的杯子,后来被王平山十块钱买走了。我估计他很有可能是转卖给日本人,自己赚差价了——这个应该算是投机倒把吧?”

    顾骜几乎是拍案而起:“操!王平山这么丧心病狂?他就不怕被国家发现挨枪毙?”

    “枪毙?”顾敏一愣,不理解弟弟为何反应这么激烈,“这个只是投机倒把,一是违反了国家的进出口特许经营,二来是违规赚差价。上升不到枪毙的高度吧?”

    “呃……”顾骜这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两个时代的法律,貌似不太一样。

    他用后世的经验,下意识就觉得走私古物是重罪。

    而眼下出口古物创汇,只要是国家经营,却是合法的,个人卖只是违反了特许经营。

    另外,如果问外国人收了外汇,最后却没有强制结汇,私藏外币也是犯法。

    他义愤填膺地说:“那投机倒把也行,姐,你再给我说详细点儿。王平山收的这些东西,知道大致是什么朝代的么?资料越细致,我才越好判断他的罪行轻重。等我回城,我就想办法搜集资料,下个月我提前点回来,帮你带来录音机取证。咱双管齐下,就算把这个茶场捅破天,也要搞定这家禽兽!”

    “行,这几天我自己会小心的。你也别等下个月肉票了,搞定了赶紧来找我。”顾敏先满口应承,然后回忆了一会儿。

    “具体这些瓷器是什么朝代,我也不清楚,估计是宋朝的吧——我听一些前辈学文科的知青提过。咱这农场是71年建的,到60年代末为止,原址叫宋六陵,后来除旧迎新、垦成茶场的。”

    第013章 运筹帷幄

    当晚顾骜在姐姐的农舍里打了一晚上地铺。

    第二天天亮之后,他才蹬着自行车下山回城。

    乡下是没有路灯的,夜里在山上骑自行车太危险。

    而且他在乡下住一晚,多少也减少了王峰乱来的可能性——事实上就在当天晚上,顾骜就发现宿舍门外有人偷偷摸摸晃悠,似乎是发现里面有男人在,才没敢轻举妄动。

    很多犯罪行为,都是一时冲动导致的。刚听到“噩耗”的第一天,最容易把持不住。如果这时候被外力防范压制下去念头,冷静下来多想想,说不定就会稍微收敛一阵子。

    临走,顾骜自然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姐姐自己小心。

    顾敏也表示会拖住王峰,近期不再透露出非回城不可的企图:

    “放心吧,这半个多月,一直到谷雨过去,都是农忙季节,我大不了每天勤快点,装作忙得要死,不给他开口问的机会就好了。王平山也没空给他儿子撑腰的。”

    顾骜一想也对,龙井茶的采摘,一直到谷雨节气前后都是繁忙的。

    而且茶叶这东西的供销渠道非常快,国营茶场基本上一收获就要立刻上缴国家——晚几天的话,等发到各地政要和国企领导手上时,就没法证明这是“明前茶”了。

    王平山既然是欺上瞒下的脾气,肯定不会耽误这一年最能出政绩的好时机。

    以姐姐的智商,把矛盾拖延到五月份应该没问题。

    而他就要利用这个时间差好好布局了。

    ……

    顾骜回到城里,学校上午的课自然是没赶上,不过跟杨老师延了一下请假手续之后,杨老师也没多说什么,显然已经给顾骜放羊了。

    熬到下午放学,顾骜赶忙回家,把茶场发生的变故,跟老爹聊了一下。

    老爹一开始听说,女儿被农场枢机的儿子看上、而女儿嫌对方不学无术之后,反应还挺欣慰的。

    “哼,敏敏将来怎么也得找个读书人。那种靠运动运上来的害人精,怎么能做我顾家的女婿!”

    不过,当顾骜说到王家人可能图谋不轨后,老爹的态度立刻就由不屑转为愤怒了:

    “什么?那地方真这么黑?还有拿着推荐指标要挟人的?!”

    老爹虽然没读过书,但毕竟是个技师,也算“理工男”吧,不是搞管理和交际的,对外地的情况还真不了解,所以他的惊讶都是实打实的。

    “早知道前年就不让敏敏去了——要是你去,男人至少吃不了亏。唉,我当初千辛万苦托关系送她去茶场,图的就是那里全是知青,不是插队到别人家里,总不至于太乱,没想到啊没想到……”

    老爹流露出了深深的反省自责。

    也正是听了这话,顾骜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