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收藏m.pomoxs.com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

解父亲当初选地方的考量:如果是为了女儿在农村吃喝舒坦些,当然是去那些平原水田的肥沃公社比较好。

    可平原水田都是有主之地,去那儿就意味着每个知青得分别住到一户农户家里。父亲显觉得还是治安比较重要,才宁可让全家倒贴姐姐肉票、也要去口粮相对贫乏的茶场。

    没想到最终还是换来这么个结果。

    “嗷嗷,你说这事儿怎么办?你已经琢磨了一天了吧,我一下子也没主意。”老爹为了女儿,也不顾架子了,很虚心就问儿子。

    毕竟顾骜更了解情况。

    顾骜就把他的打算和王家的问题都说了。

    老爹听了,频频点头:“你说得对。这样吧,我问老秦求个情——他本来说过,咱给一号工程配套制氦机的事儿如果成了,就推荐你读大学。现在既然你判断高考很快要恢复、打算自己考,我也信你了。这个指标也别白浪费,我就让老秦发文把敏敏招工进厂。反正超过16岁的,都是合规的正式工指标,我们点名招,打那边一个措手不及!至于取证据用的录音机,我也想办法搞指标吧。实在搞不到就多花点钱,你先想办法打听打听行情。”

    自从妻子死后,他已经三年没敢接触黑市了。不过如今为了女儿,也顾不得这些。

    说罢,他把上次秦辉发给他的奖金里、那剩余的200多块钱,以及他此前积蓄的几个月工资,都拿出来数了一下。

    然后表示可以给顾骜500的预算,如果还不够,再想办法。

    顾骜觉得肯定够了:80年代初黑白电视机也才一千出头,彩电刚刚进入国内也才封顶两千块。(有电视机票的情况,黑市价是不够的。)

    现在物资虽然更稀缺,但他要的毕竟只是录音机。

    ……

    出了姐姐这一档事,顾骜也无心复习。

    第二天上课时,就开始翻看昨天刚刚去市图书馆借来的文献——一本如今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汇编。

    从书上,他进一步了解了目前文物进出口的规定:

    如今的古物出口创汇合法渠道,主要是两条。

    第一条是国家特许经营的出口机构,主动向国外出口。

    这个渠道虽然目前管理比较混乱,但毕竟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有关部门颁布过的规章可以借鉴,规定过哪些能卖哪些不能卖。只是十年不可描述期间,因为社会现实而松动了。(79年7月后就全面规范了,但主角不知道。)

    第二条途径,就是来华的外国人或者华侨来国内旅游、考察,然后少量买些收藏品、离境时自己带出去。

    这种交易的规模比较小,但管理完全是空白,几乎什么都让带。

    顾骜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份中央文件决议,是文物管理局提交的,名叫《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携带、邮寄文物出口鉴定、管理办法》。

    从表述上来看,这份文件貌似能解决问题,但目前才刚刚通过,批示是要今年10月正式实施。

    法不溯及既往,这意味着该文件赶不上王平山的事儿了。

    顾骜也无法从“倒卖古物”的角度举报他任何罪名。

    只能从流氓和投机倒把着手了。

    ……

    翻完文献,基本上也到了下课的点儿了,顾骜准备去找马风了解一下黑市行情。

    随着铃声一响,学生们哄堂而散。顾骜也收好了书,然后招呼马风跟他一起去办点事。

    马风最近一周貌似挺忙的,也不主动找顾骜“帮闲”了。

    顾骜拉他出门的时候,随口就问他:“最近忙啥呢?我不会耽误你赚钱了吧。”

    马风态度依然很恭敬:“顾哥你这就说笑了,要不是你罩我,带我见世面,我能有现在这么好过?啥事儿也比不上您的事儿。”

    不过,恭敬之中,马风那种自得的表情也是掩饰不住的。

    所以他自然而然聊起了最近的成功:

    “不瞒你说,我最近想到了条跷课来钱的路子——坐汽车火车去沪江倒卖不要肉票的肉,太危险,毕竟要介绍信才能买车票。但是坐船是不要介绍信的,还便宜。我就可以花1块钱往返的船费,到姑苏之后,骑自行车往返沪江,然后偷买一些肉,加价四毛钱一斤到我们这儿的黑市上卖掉。目前我还没看到有人想到这条路子。”

    顾骜听了,对马风的毅力颇有几分刷新:“即使只骑姑苏到沪江,一趟往返也得120公里自行车呢!这种辛苦钱你受得了?”

    马风得意地一笑:“120公里怎么了?也就跟人家走路30公里差不多辛苦吧。再说了,骑自行车不会被路警临检,你就是一次性带五十斤都不会被人发现!那就是20块钱纯利了!”

    骑120公里自行车就能赚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的话,感觉就没那么累了。

    而且马风的下一句话,进一步让顾骜颠覆认知。

    “再说,我很快就想到新的办法了——我只跑了两趟,就找到了姑苏的黑市,然后发现那里的黑市肉价果然比沪江贵一些,但比钱塘要便宜不少。

    钱塘1块2的,那里9毛5,沪江是8毛。之所以便宜,显然是姑苏离沪江近,所以有市民赶60公里偷偷去沪江不限量买,拉低了姑苏的肉价。

    所以我就找了个姑苏的黑市大户,直接谈妥了每次从他那里拉50斤,让他送货到吴江码头。我虽然单价赚得少了,但不用骑那么远自行车了,往返也快。最多给船老大塞包烟,让他别管我行李超重,再给船上的蟹农每人散两根堵堵嘴就成……”

    顾骜听得有些不耐烦了,赶忙让对方长话短说:“行了,一会儿再吹吧。知道你能,今天先去黑市帮我淘淘看录音机吧。”

    第014章 在枪毙的边缘疯狂试探

    到了黑市上,马风轻车熟路转悠了两圈,居然就找到台八成新的二手便携式录音机——所谓的便携,也基本上等于一个手提箱大小。

    不过在顾骜眼中,“便携式”有个最值钱的优点,就是可以用电池。因为姐姐在农村的宿舍没插座,根本不供电。

    货主是个30岁的男人,穿着磨到薄得发亮的皮罩衣,似乎再蹭两下就穿洞了。

    马风稍一打量,问了价格。

    “带票200,不带票280。去年买的,原价就要240,我也没怎么用。”中年男眼神忽闪了两下,“小兄弟,看你最近混这片,我才给你报的——要是那眼镜仔自己来,我还不给呢。”

    中年男一边朝顾骜努努嘴,显然他说的“眼镜仔”就是顾骜了。

    黑市交易是很看脸面的,经常在这片厮混、大家都认识的熟客,后面就不可能跟警察或者红臂章。

    如果纯陌生的面孔出现,那不管他问啥,都绝对只会得到一个答案:“你说啥?我这东西不卖,我是来遛弯儿的。”

    马风稍微观察了一下,轻蔑地砍价:“240不带票一口价,卖就交货。”

    中年人几乎叫起来:“240?太便宜了!小兄弟,你一砍就别人一个月工资呢!”

    马风却左右打量了他两眼,很有把握地说:“大叔,我已经是按你进货原价买,你就折旧了一张票钱,该够本了——你这种年纪、拿着才一年多机龄的半旧录音